《魏晉南北朝文學》
建安文學
建安是東漢最後的皇帝漢獻帝的年號,即公元一九六年起,二二
零年止,稱為『建安時代』
當時,由於先後經過兩次『黨錮之禍』的摧殘,朝廷正直之士和
天下文士,受盡壓抑殺戮。宦官、外戚和跋扈軍閥把權,朝政日益腐
化,人民更是怨聲載道,終於爆發了以黃巾為首的農民大起義,紛擾
多年,被平定後,接著是地方州牧擁兵自重,各據一方。由於軍閥連
年混戰,內禍外患,接踵而來,在戰爭兵禍飢荒瘟疫中,田地荒廢,
百姓離散。
隨著東漢王朝的衰落,過去用以統治人民的儒家思想動搖起來了
。此時,神仙家趁機創立道教。如張陵的『五斗米道』,張角的『太
平道』,被廣泛宣傳,地域深入至黃河、長江流域,信徒達幾十萬。
到曹操執政,用人唯材,不管是否熟讀聖賢經典,是否忠孝傳家,只
要能『治國用兵』的,即使『不仁不孝』,也可任用。由是,儒術更
受壓抑,『異端』思想,極為活躍。而整個社會思想,自然極為複雜
了。
但是,在建安時代的文學上,卻很有成就。因詩人們親歷戰亂,
目睹民艱,感受既深,必思反映。加上政治上的領導者曹氏父子,不
但提倡文學風氣,而且能創作、批評詩歌。上述的社會、文化背景,
促進了文學的發展,因而使建安時代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國相當重要
的時代。
曹氏父子
曹操(一五五年 -- 二二零年)字孟德,建安時代的大政治家、
軍事家、文學家。他在各種措施上富有反傳統精神。他的樂府詩,不
因襲古辭古意,而能繼承樂府民歌『緣事而發』的精神,以古詩來寫
時事,因而創作了不少反映漢末社會動亂的詩歌,如《蒿里行》、《
薤露行》,明人鍾惺讚為『漢末實錄,真詩史也。』他的抒情詩如《
短歌行》、《龜雖壽》等,反映了統一天下的壯志,和為實現壯志而
奮鬥的進取精神。至於他的四言詩,則繼承《詩經》傳統並有所發展
,具有個人的濃厚抒情味。他的詩,在風格上是悲涼慷慨,沉鬱雄健
,語言古樸的。
【曹操詩選】 http://sokamonline.com/ClassicPoem/022/022.cfm
曹丕(一八七年 -- 二二六年)字子桓,是曹操次子,後成為魏
國皇帝。他主要是生活於建安後期和魏初天下三分已定時期。他的創
作題材狹窄,思想單薄。其最大成績是學習樂府民歌,以淺顯的語言
形象地抒情,如《雜詩》、《燕歌行》等。其中《燕歌行》,善於細
膩委婉地表現思婦的纏綿悱惻的相思之情,語言淺顯清麗,尤能反映
曹丕詩歌的一般風格。此詩為現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詩,對七言詩形成
很有貢獻。他的散文《與吳質書》,字句整飭,風格清新流暢,頗為
動人。他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名著。
【曹丕詩選】 http://sokamonline.com/ClassicPoem/021/021.cfm
曹植(一九二年 -- 二三二年)字子建,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時
代成就最大的作家,梁鍾嶸的《詩品》讚為『建安之傑』。他所處時
代,和曹丕相同。他自小以才華為父親曹操賞識,操曾想立他為太子
,後因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才使曹操改變主意。
父親死後,曹丕和曹叡多方迫害他,他雖是王侯,四十一歲時卻在憂
鬱中死去。他的作品以公元二二零年曹操之死為分界線分為二期,前
後期有著顯著不同。他最大的願望是當一個政治家,他說過:『戮力
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與楊德袓書》),
這明白地自述他從青少年時起,就抱著為國為民、建功立業的雄心壯
志。他的前期代表作《白馬篇》、《名都篇》、《送應氏》、或渴望
為國立功,或諷刺貴族游樂,或慨嘆洛陽殘破,都表現了積極進取精
神。當時,他過的是貴公子的豪華生活,這使他寫下了《侍太子坐》
之類平庸無聊作品。他後期,由於有和曹丕爭位的經歷,備受壓抑,
所作《贈白馬王彪》、《雜詩》、《泰山梁父吟》、《野田黃雀行》
、《七哀詩》等,控訴了曹丕、曹叡等殘酷迫害骨肉的罪行,並寫出
渴望自由的心情,及建功立業的信心。其中《贈白馬王彪》控訴了曹
丕迫害他們兄弟的罪行,有詛咒,有諷刺,有悲傷,有勸慰,也有寫
景,情景交融,成為打動人心的名作。由於對現實的先望,後期游仙
詩中表現了追求長生避世思想,這是他軟弱性和消極性的反映。
曹植詩歌藝術的特色,是『骨氣奇高,詞采華茂』(鍾嶸《詩品
》語)。他講究藝術的錘煉,詞藻華美,比喻豐富,對偶漸趨精密,
起調很有氣勢,常以警句帶起全篇,這些技巧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
使五言詩的藝術更趨成熟,也開啟了雕琢詞句的風氣。
【曹植詩選】 http://sokamonline.com/ClassicPoem/020/020.cfm
建安七子
自從曹丕在《典論論文》一文中提出『建安七子』之稱後,便成
了文學史上的重要術語。七子即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
瑒和劉楨,孔融之外,其餘六人均為曹氏父子的僚屬和鄴下文人集團
的作家。他們的出現,使建安文學造成『彬彬之盛』的聲勢,形成了
『建安風骨』,大大促進了五言詩體的發展。因此,在文學史上應給
予較高的評價。
一、孔融(一五三年 -- 二零八年)字文舉,魯國人。現存作品
只有散文和詩。散文如《薦彌衡表》、《與曹公論盛孝章書》辭藻華
麗,駢儷氣息較多;《與曹操論禁酒書》則有詼諧意味。其《雜詩》
第二首,以白描手法寫喪子之痛,哀婉動人。
二、陳琳(? -- 二一七年)字孔璋,廣陵(今江蘇江都)人,
擅長章奏書記。《飲馬長城窟》為他的詩歌代表作,假借秦代築長城
故事,揭露當時繁重的徭役給民間帶來的苦難,尤為深刻。
【陳琳詩選】 http://sokamonline.com/ClassicPoem/122/122.cfm
三、王粲(一七七年 -- 二一七年)子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
鄒縣)人。他在七子中成就最高。他的《七哀詩》和《登樓賦》最能
代表建安文學的精神。《七哀詩》之一(《西京亂無象》)寫他由長
安避亂荊州時途中所見飢婦棄子場面,深刻揭示漢末軍閥混戰造成的
慘象及人民深重災難,使人怵目驚心。《登樓賦》是荊州時登麥城城
頭所作,主要抒發思鄉之情和懷才不遇的愁恨,富於感人力量,是抒
情小賦的名篇。
【王粲詩選】 http://sokamonline.com/ClassicPoem/058/058.cfm
四、徐幹(一七一年 -- 二一七年)字偉長,北海(今山東濰坊
市)人。主要著作是《中論》,曹丕稱讚此書『成一家之言,辭義典
雅,足傳於後。』(《與吳質書》)其情詩《室思》也寫的一往情深
。
五、阮瑀(? -- 二一二年)字元瑜,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
人。所作章表書記很出色,名作有《為曹公作書與孫權》。詩有《駕
出北郭門行》,描寫孤兒受後母虐待的苦難遭遇,比較生動形象。
六、應瑒(? -- 二一七年)字德璉,汝南(今河南汝南縣東南
)人。擅長作賦,有文賦數十篇,代表性詩作《侍五官中郎將建章台
集詩》,音調悲切。
七、劉楨(? -- 二一七年)字公幹,東平(今山東東平縣)人
。今存詩十五首,《贈從弟》三首為代表作,言簡意明,平易通俗,
長於比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