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
一、成書過程及作者 唐太宗貞觀三年(六二九),玄奘不顧禁
令,偷越國境,費時十七載,經過百餘國,前往天竺取回佛經六百五
十七部,震動中外。這件真實個人是個含有豐富幻想性的壯舉,在南
宋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已開始把各種神話和取經故事串聯
來。書中出現了猴行者的形象,他神通廣大,足智多謀,化身為白衣
秀士,保護三藏西行。他一路殺白虎精、伏九馗龍、降深沙神,是取
經事業得以完成。這是取經故事的中心人物由玄奘逐漸變為猴王的開
端。書中的深沙神,就是《西遊記》上沙僧的前身。元代,磁州窯的
「唐僧取經枕」,已有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的取經
形象,可見此時取經故事已經定型。元末明初,出現了《西遊記平話
》(已失傳),其情節、人物、故事性都為後來吳承恩的創作提供了
主要的素材。金院本有《唐三藏》,元代吳昌齡有《唐三藏西天取經
》,元末明初楊ㄋㄚ、有《西遊記雜劇》。可見吳承恩就是在民間流
行的《西遊記》平話、雜劇的基礎上,從主題思想到細節安排,進行
創造性的加工、改寫,才算完成《西遊記》的創作。
吳承恩(約一五一○ -- 約一五八二),字汝忠,號射陽山人,
淮安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出身於一個由小官吏沒落為小商人的家
庭裡,在科舉和仕途上都不很如意,長期賣文自給,生活清苦。他對
現實極為不滿,自述「胸中磨損斬邪刀,欲起平之恨無力」,這流露
了他寫作《西遊記》的旨趣。他自幼愛好神奇故事、野史奇聞,這就
使他在這部幻想小說中充分發揮他的藝術天才,更可貴的是此書是他
在晚年寫成的,藝術上就顯得更加成熟了。
二、思想內容 《西遊記》全書一百回,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至第七回,敘述孫悟空的出現。把「大鬧天宮」
提到全書開頭,這說明作者想突出孫悟空在形象體系中的地位,詳細
地寫了他的出世、求師、得金箍棒、銷生死簿、大鬧蟠桃會、跳出老
君爐等等,創造了一個叛逆的英雄形象,揭露天宮統治者的腐朽無能
,它和後面的取經故事在情節上有聯繫而在思想意義上又有區別。「
大鬧天宮」通過神話故事的形式,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人民進步的
反抗思想。它使得這七回成為全書精華部分,給全書增加了不少的光
輝。
第二部分是第八至第十二回,是個過渡段。它寫如來說法、觀音
奉旨,魏徵斬龍,唐僧出世,太宗入冥,這些是取經故事的前奏。它
們主要是起著情節上的組織作用,本身沒有深刻的思想意義。
第三部分是第十三回起,至結尾一百回止,寫西天取經故事。這
是全書的主體,共花了八十七回,寫孫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護唐僧
取經,在朱八戒、沙僧協助下,一路斬妖除怪,到西天成了「正果」
。西天取經本身,還包括四十一個小故事,在絕大部分故事中,都出
現了作怪的妖精。總起來看,西天取經的故事,通過幻想情節,在很
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人民克服困難、勇敢前進的精神,反映人民摧
毀社會上一切惡勢力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願望和信心。
三、藝術成就 在書中,作者採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充分發
揮了幻想小說的特點,寫出了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故事。無論就所
達到的思想高度或藝術水平看,它都能和前此的《三國演義》、《水
滸傳》比美。其藝術成就主要有幾方面:
1、創造了幻想世界和神話人物。八十一難、七十二變、各種神
魔的本領,都充滿幻想色彩,他們的武器法寶都具有超自然
的驚人威力,孫悟空的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縮小後可
藏在耳內。任何武器法寶,都有厲害的對手:「芭蕉扇」能
將人搧出八萬四千里,孫悟空吃了「定風丹」,就能在漫天
蓋地的陰風前念巍然不動。為了證明神物可信,又創造了相
應的神話人物及環境:花果山水簾洞裏有孫猴子,枯松澗火
雲洞裡紅孩兒,老鼠精卻伏在黑氣氳氳的陷空山無底洞。幻
想世界、神話人物構成了全書浪漫主義的基本藝術特徵。
2、把社會化的個性、超自然的神性、動物的特性結合來塑造人
物。如孫悟空樂觀大膽、敢於戰鬥的叛逆性格,和神的變幻
莫測、猴子的敏捷急躁十分和諧地融合起來。神話人物間的
戰鬥,也往往真幻參半,奇正相生。如以「二調芭蕉扇」為
例,孫悟空一調不成,就趁著牛魔王別寵新歡,羅剎女思夫
心切的空隙,搖身變作牛魔王,把「芭蕉扇」騙到手中。而
牛魔王卻又反過來趁著孫悟空得扇後毫不警惕,變做朱八戒
把扇子騙了回來。這種知己知彼的戰術,合情合理。神話題
材和現實內容熔鑄在一起,使作品既有浪漫主義的奇思遐想
,又有合理可信的細節。
3、善意嘲笑、辛辣諷刺、嚴峻批判的巧妙結合。在豬八戒的塑
造上,最為典型。他那明顯的缺點:好吃懶作,貪財愛色,
弄巧進讒,各受到輕重不同的嘲諷。同是說謊,一涉及取經
的根本利害,作者的態度就由善意的嘲笑急轉為嚴峻的批判
。所以對他那過份的「老實」,也不給放過:有過幾次,他
死在臨頭,卻按捺不住那股天生的傻勁兒,一聲大笑,就泄
露了悟空的機密;終於耽誤了救出師父,還自討苦吃。豬八
戒「邪心」最多,如意算盤也最多,作者越是誇張地描寫他
那種愚蠢的想法,他的事與願違,也越發引人發笑。嘲笑、
諷刺、批判的巧妙結合,使不少章回妙趣橫生,更好地表達
了深刻的思想內容,和作者鮮明的愛憎。
4、語言流利,有散文、韻語,吸取了民間說唱和方言口語的精
華。敵我交鋒時,經常用韻語各表身分;交手後,又以韻語
渲染氣氛的誌熾烈、緊張。人物對話時,把簡要明確的官話
(白話)和生動活潑的淮安方言互融合,如「不當人子」、
「活達」、「了帳」、「斷根」、「囫圇吞」、「一骨辣」
等詞語,聯繫上下文,便能理解,又有風趣。往往寥寥幾筆
,便能揭示微妙的心理活動,使人物神采煥發起來。如孫悟
空以金箍棒指揮風雲雷電、豬八戒吃人參果、獅陀國三妖設
謀等處的描寫,都顯出作者駕馭語言的高度才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