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文學》
漢代樂府民歌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構,是命文人寫作歌功頌德的
詩,配上樂譜,以供演唱。由於『樂府』是採詩來配樂的機構,所以後
人採之詩名曰『樂府』,也有稱為『樂府詩』『樂府民歌』的,於是『
樂府』便由官署之名變成了詩體名稱。
據《漢書‧藝文志》所載,當時收集到的樂府民歌有一百三十八首
,地區遍及黃河、長江流域,由於西漢哀時,曾下令『罷樂府』,多數
民歌已散失。現存者共四十多首,多數是東漢時期收集的。
『樂府民歌』廣泛而深刻地反映兩漢人民的苦難生活和思想感情。
其思想內容可歸納為四點:
一、反對戰爭和徭役的歌
代表作是《戰南城》,寫一場激戰之後戰場上荒涼恐怖的
景象。
二、反映貧困和漂泊的歌
在貧富對立的社會中,城市農村有無數貧困的人,或淪為
奴隸,或離鄉謀食,樂府民歌均有反映,《東門行》
、《婦病行》、《孤兒行》便是代表作。
三、揭露上層統治者的歌
代表作是《陌上桑》,敘述某太守侮弄一個採桑女子遭受
嚴詞斥責的故事。
四、反映愛情堅貞和家庭悲劇的歌
代表作如《上邪》,是一個女子對所愛者呼天為誓,先後
以五件事發誓,說明自己永不變心的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