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話本產生的原因及體裁
「話本」原是「說話」(即現代曲藝場的「說書」)藝人的底本
,是隨著民間「說話」伎藝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學形式。從敦煌發現的
資料看,唐代已出現話本,但到了宋元時代,才漸趨成熟。它的出現
,便是中國語體短篇小說的開始。
甲、宋代話本的產生,自有其社會根源,茲剖析如後:
一、都市繁榮,文娛需要增加 宋代城市商業經濟空前繁榮,都
市人口不斷增多,市民階層日益壯大,他們在教育和文娛方
面的需要大大增加,在群眾性的遊藝場所中,雜耍、伎藝等
應時而興,這在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和周密《武林舊事》
等書,就分別記載北宋汴京和南宋臨安的繁榮面貌,及到處
是娼樓酒館、遊藝場所。在那種環境下,說書風氣因而產生
。
二、文體的發展 漢代以來,便有說書藝術出現。至唐代,「說
話」和變文流傳更為廣泛。如從文學繼承關係看,宋代話本
,正是漢、唐以來說唱文藝發展的必然結果。
乙、宋代話本比之唐代傳奇和變文,自有它體裁上的特色,主要
為:
一、為了延遲正文開講時間,等候聽眾,並穩定早到聽眾情緒,
因此吸收了變文中押座文的經驗,在正文之前,用一個引子
即「入話」做開場,就是或吟誦幾首詩詞,或講述一兩個小
故事,它們大都和正文意旨有關,便於互相引發,當時人稱
這些引子為「得勝頭迴」。為什麼又此名稱,胡適的解釋似
較合理,他認為「得勝頭迴」是曲調名,應叫《得勝迴頭》
,是開場時的鼓調。
二、在話本正文中,為了承上啟下,渲染氣雰,或寫景抒情,便
常插進駢文、詩詞或聯語。
三、話本結尾常用詩句或韻語總結全文,或評論故事,或點明主
旨,意在勸戒聽眾。
四、為了吸引聽眾下次重來,說話人常在故事引人入勝處佈下一
個高潮,便突然中止,在結尾處說一句「欲知後事如何,且
聽下回分解。」這便是後代章回小說分章會的起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