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戲劇
現代戲劇,實際上指的就是話劇,它是在新文學運動中發展起來
的體裁之一。它也稱白話劇,是通過人物的扮相、對話和動作表演,
把故事的情節、主題表現出來的。它和中國傳統的戲劇,如京劇、崑
曲、地方戲曲等,全是以唱為主的歌劇不同。
五四期間,歐洲戲劇傳入中國,於是現代話劇產生,這種話劇,
在演出形式上,完全脫離了舊時歌劇的傳統,作過很多改良,深受觀
眾歡迎,當時它被稱為「文明戲」。後來,又稱為「真新戲」、「白
話戲」。直到一九二八年,由於洪深提議,改稱為「話劇」。
在新文學運動中,現代戲劇的創作較遲,作品的質與量較其他文
體為弱。一九一八年六月號《新青年》雜誌上,刊出了《易卜生專號
》,譯介易卜生及其劇作,這對後來中國現代話劇的發展,影響相當
深遠。後來,胡適在一九一九年三月號《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他
的《終身大事》,這便是中國第一個現代戲劇劇本,對後來的戲劇創
作,起了示範的作用。
一九二一年五月,沈雁冰、鄭振鐸、歐陽予倩等十三人,組成民
眾戲劇社,出版了中國第一個戲劇刊物《戲劇》月刊,提倡「藝術的
新劇」,批判「文明戲」,探索話劇發展的道路,主張要有「舞台上
的戲劇」,而不是「紙面上的戲劇」。同年冬,陳大悲、汪仲賢、歐
陽予倩等,又在上海成立了上海戲劇協社,自編劇本,公開演出。一
九二二年秋,田漢在上海自辦《南國半月刊》,由第二期起,增多了
「南國新聞」專輯,注意戲劇、電影的批評。可惜第四期便停刊。一
九二五年六月,北平美術專門學校增設戲劇系。翌年,聞一多、余上
沅、趙太侔等人,在北京《晨報》開闢《劇社》副刊,對理論上作了
不少建樹,促進了以後戲劇運動的發展。
一九二八年夏,田漢在上海組織南國社,其範圍包括文學、繪畫
、音樂、戲劇、電影五部,以「團結能與時代其痛癢之有為的青年,
作藝術上之革命運動」為宗旨。是年十二月,首次在上海公演,劇本
是《古潭裏的聲音》、《蘇州夜話》、《生之意志》、《湖上的悲哀
》、《名優之死》等。一九二九年一月,又在南京公演。七月,又在
上海、南京作第二次公演。這對中國現代戲劇的發展,產生過重大的
影響。
一九三○年,沈端先、鄭伯奇組織上海藝術劇社,是推進中國話
劇運動的有力團體。左明、陳白塵等也組織摩登劇社。此時,上海的
戲劇空氣很濃厚,又受了革命浪潮的激盪,於是由藝術劇社、南國社
、摩登劇社、大夏劇社,和洪深領導的上海戲劇協社、光明劇社,朱
穰丞領導的辛酉劇社等七個團體,發展組成上海劇團聯合會,在八月
一日成立會上,又易名為左翼劇團聯盟。一九三一年初,又改組為左
翼戲劇家聯盟。是年「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入侵中國,中國人民怒
吼起來了。當時,在劇聯領導下的新的劇團和演出,都相當多。而全
國的許多話劇,都以抗日愛國為題材,就趁著此時機,話劇便深入學
校、農村,更加普及起來了。
一九三四年,曹禺發表了四幕長劇《雷雨》,結構嚴密,對話精
練,顯示了作者藝術修養和寫作技巧的成功。這立刻引起了人們廣泛
的注意,認為是新文學運動以來戲劇創作上稀有的成就。這樣,現代
戲劇,便走上了一個新的階段。不久以後,曹禺又創作了《日出》、
《原野》,都是卓越的多幕長劇,這樣,便奠定了話劇在現代文學中
的重要地位。
新文學運動三十年間,戲劇創作方面有相當的發展。現在把幾個
重要的劇作家及其作品,介紹於後:
一、歐陽予倩(一八八九 -- 一九六三)原名立袁,湖南瀏陽人
。一九○七年在日本留學時,即開始投身戲劇,參加春柳社,並演出
中國第一個話劇《黑奴籲天錄》。直至逝世,他為中國戲劇工作了五
十七年。他是春柳社台柱,上海戲劇協社靈魂,民眾劇社主幹,南國
社導師。田漢在悼文上給以他很中肯的評價:「歐陽予倩是中國新興
話劇的奠基人,他不只是話劇的啟蒙者,也是它一貫的扶植者和導師
,他是中國傳統戲曲和現代話劇之間的一座橋樑。」
他共創作了劇本二十一種,翻譯劇本六種,改編戲曲(包括京劇
及崑曲)二十七種,戲劇理論書數種。二、三十年代主要的話劇作品
有《潑婦》、《回家以後》、《潘金蓮》、《車夫之家》、《同住的
三家人》等。
二、田漢(一八九八 -- 一九六八)湖南長沙人。一九二一年從
日本回國後,便從事戲劇活動。他是五四以來最傑出的劇作定之一。
他本是少年中國學會會員,又參加創造社籌建,後和成仿吾意見不合
退出。先後創辦的雜誌有《南國半月刊》、《南國特刊》、《南國月
刊》、《南國周刊》,先後組織的劇社有南國藝術學院、南國電影劇
社、南國社。在現代戲劇史上,劇作數量之多,以他為最。早期作品
有濃厚的浪漫主義傾向和民主意識;代表作有《咖啡店之一夜》、《
落花時節》、《蘇州夜話》、《獲虎之夜》、《名優之死》、《湖上
的悲劇》、《鄉愁》、《南歸》等。後期作品傾向於寫實,有積極的
現實意義;代表作有《蘆溝橋》、《秋聲賦》、《瀟洒夜雨》、《月
光曲》、《回春之曲》、《洪水》等。他的劇作充滿詩意的幻想,形
式美麗,感情濃烈,富有傳奇性情節。五十年代有《關漢卿》,六十
年代有《文成公主》,藝術上更為成熟。
三、洪深(一八九四 -- 一九五五)江蘇常州人。學生時代即多
次參加戲劇演出。一九一六年,留學美國,初研究陶器,後專攻戲劇
。一九二二年回國,即投入戲劇運動。一九二三年,和歐陽予倩聯手
主持戲劇協社,後來參加並領導復旦劇社、南國社。他是五四以來優
秀的劇作家和戲劇活動家,一生創作並導演了許多名劇。為中國話劇
和電影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的劇本有二十多種。遠在一
九一五年,他寫出了第一個劇本《賣梨人》,次年創作話劇《貧民慘
劇》,都比胡適的《終身大事》為早。一九二二年,創作出反封建、
反軍閥混戰的成名劇作《趙閻王》,次年親自參加演出。一九三○至
一九三一年,他寫出合稱《農村三部曲》和《五奎橋》、《稻米》、
《青龍潭》,深刻反映農村的實況和農民生活的痛苦。抗戰爆發,寫
了《飛將軍》、《米》、《女人女人》、《包得行》等劇本,推動抗
日運動。他的話劇的特點是:富於故事性,節奏鮮明,語言單純樸實
。
四、丁西林(一八九三 -- 一九七四)原名丁燮林,字甫,江
蘇泰興人。以寫獨幕喜劇著名。早年留學英國伯明翰大學,獲理科碩
士。返國後,任教於北京大學、中央大學等校,是個物理學家。一九
二三年寫成處女作獨幕劇《一隻馬蜂》,諷刺、嘲笑當時世態的炎涼
,辛辣而幽默,一時膾炙人口。後來,又陸續寫成《親愛的丈夫》、
《酒後》、《北京的空氣》、《瞎了一隻眼》、《三塊錢國幣》、《
壓迫》等獨幕劇,技巧更純熟。抗戰期間,寫了四幕喜劇《等太太回
來的時候》和《妙峰山》,歌頌抗日英雄,譴責漢奸賣國行為。晚年
出版《丁西林劇作選》。在三十年代劇作家中,他的喜劇,是無人能
超過的。他的劇作的題材,主要是寫知識分子的生活,對白精警有趣
,情節呼應緊湊,往往三言兩語,就活現人物性格。真可說是諷刺嘲
笑,揮洒自如,喜笑怒,皆成文章。
五、夏衍(一九○○ -- )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早年留學
日本,學電工技術。一九二七年回國。一九二九年秋,和馮乃超、鄭
伯奇等人組織上海藝術劇社,開始致力話劇創作,主編劇社刊物《藝
術》、《沙侖》。抗戰前寫過三個劇本:《賽金花》描寫滿清政府的
外交政策;《秋瑾傳》(《自由魂》)描寫女英雄秋瑾為革命而犧牲
自己;《上海屋簷下》描寫上海小市民的生活。抗戰爆發至結束,又
寫了七個多幕劇:《一年間》、《離離草》、《水鄉吟》、《心防》
、《愁城記》、《法西斯細菌》、《天涯芳草》。其中《賽金花》曾
被推許為以國防為主的最成功的劇作,在上海演出效果很好。《上海
屋簷下》也較出色,它是寫上海租界邊沿的石庫門樓房裏的五戶人家
一天的生活,沒有特別刻劃穿插,以一個日常生活的斷面,反映眾生
的全貌。他的劇作特點是作風樸素平易,不重舞台情節的穿插,而
把技巧致力於組織實生活的現實;觀察明銳深刻,因而作品的教育意
義較強。
六、曹禺(一九一○ -- )原名萬家寶,湖北潛江人。是現代最
著名的劇作家。在天津讀南開中學時,讀過大量五四以來的優秀作品
的外國文學、戲劇作品,參加過南開新劇團,演出過易卜生《娜拉》
,和根據莫里哀劇作改編的《財狂》等。一九三三年,在清華大學西
洋文學系即將畢業時寫成處女作多幕劇《雷雨》。次年,在北京的《
文學季刑》發表,震撼了當時戲劇界。一九三五年,在天津寫成《日
出》,發表後,榮獲一九三六年天津《大公報》的文藝戲劇獎。這兩
個劇作,在中國話劇史上放出了異彩,使他進入了著名劇作家的行列
。一九四○年 ,發表劇作《北京人》。其後,又陸續發表了《蛻變》
、《原野》和根據巴金同名小說改編的《家》。五十年代後,尚有《
明朗的天》、《膽劍篇》、《王昭君》等。曹禺的劇作,大多有強烈
的現實感,特點是:
1.人物語言洗鍊含蓄,富有個性特徵。
2.結構謹嚴,層次井然。
3.富有象徵意義。選其三種劇作簡介於下:
《雷雨》 -- 寫的是一個紳商的腐化家庭倫理大悲劇,作者刻劃
人物真實,如周樸園的專橫,繁漪的苦痛,周萍的軟弱,周沖的天真
,魯貴的卑鄙,魯大海的剛強,魯媽的慘遇,均通過精練的對話,作
了細膩描寫。
《日出》 -- 寫的是一九二九年世界經濟恐慌浪潮侵襲下,中國
北方一個大都市的「損不足以奉有餘」的社會,愈是上層,愈是你虞
我詐,毫無人情地大魚吃小魚。劇中畫出了好些真實的人物,過寄生
生活的主角陳白露,投機的銀行經理,蒼白無力的知識分子,被壓榨
的小職員,各種無聊人物,以及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女人翠喜和小東西
。
《北京人》 -- 寫的是一個北京舊家庭的腐朽、破滅的經過,藉
以反映以禮教為基礎的舊文化的衰亡,及其新生機的出現。
《原野》 -- 寫的是古老農村中農民向土豪財主復仇的悲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