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辭 賦

辭 賦

中國文學發展到了漢代,代表當時文學正統的便是辭賦,即漢賦
,它統治了漢代幾百年的文壇,不少作家在這方面花費了心力。

辭賦是最奇怪的體裁,屬半詩半文的混合體。《楚辭》是產生於
楚國的新體詩;由《楚辭》到漢賦是詩的成分減少,散文的成分加多
;但仍須押韻。班固說:『賦也者古詩之流也。』劉勰說:『賦也者
受命於詩人,拓宇於《楚辭》者也。』可見從文學發展的歷史來看,
賦導源於古詩,但漢賦大多由《楚辭》演變,且受荀子《賦篇》影響
而來。由於《楚辭》、漢賦的體裁有不同,故前人稱前者為『騷賦』
,後者為『辭賦』。

齊劉勰《詮賦》說:『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
梁鍾嶸《詩品》說:『直書其事,寓言寫物,賦也。』可見,鋪陳美
麗辭句是賦的形式,而敘事寫物是賦的內容。漢賦的寫法,無嚴密格
律,或駢或散,敘事多用散文,描摹多用[音勻]文,有時還用排句、
偶句以四言、六言為主,也有三言、五言、七言句。以長篇為多,常
用問答形式。

在內容上,大多講究鋪采誇張,用華美的詞藻,鏗鏘的音調來
[口永]物敘事。其題材是宮室苑囿、田獵車騎、祭祀巡遊、服飾飲食
、聲色犬馬等,不外歌功頌德,是典型宮延文學,缺乏創意。但如從
歷史發展來看,歌頌帝國強盛的昇平雄偉景象,也無可非議。因此,
班固在《兩都賦序》肯定了漢賦有『潤色鴻業』的作用。


漢賦的發展,大致可分四個時期:

一、形成期:起自高祖,止於武帝初年,約六十七年,天下安息
,經濟穩定。代表作家有賈誼、枚乘。

二、全盛期:武帝至成帝時期。國力大盛,文治武功,開啟了前
所未有之功業。由於君主好大喜功,附庸風雅,賦
風大盛。代表作家有司馬相如、東方朔、王褒等。

三、模擬期:西漢末葉至東漢中業。模擬前代賦家之風大盛。代
表作家有揚雄、班固等。

四、轉變期:東漢中業葉至漢末時期。賦家拋棄長篇形式,變為
用短賦表現個人胸懷情趣的言志之作。代表作家有
張衡、蔡邕、彌衡等。


司馬相如(前一七九年 -- 前一一八年)字長卿,成都人。為漢
賦最有代表性人物。代表作有《子虛》、《上林》、《長門
》等賦。《子虛》、《上林》被奉為漢賦典範,至此,漢賦
才算定型。《子虛》、《上林》內容相近,實屬一篇,虛構
出楚使子虛、鳥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對話,用誇張方法,把
諸侯、天子的遊獵盛況和宮苑之豪華壯麗,加以描寫,歌功
頌德,以投帝王愛好,文學價值不高。但篇幅巨大,層層鋪
疊,富麗堂皇,形成一種特色。《長門賦》描寫艒在深宮永
巷之中的失寵皇后的愁悶悲思,委婉曲折,是優秀的抒情小
賦。

司馬相如的賦雖久缺個性,但他在賦史上佔有最重要的地位
。因為他善於融合各家的特點,建立起漢賦的典型形式,後
代作家都模仿他,但終無法超過他。

張衡(七八年 -- 一三九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
人。他在文學史上,他位很重要。他的《兩京賦》曾構思十
年,但仍是模擬之作。他的短賦如《思玄》、《歸田》、《
髑髏》等的出世,掃除了漢賦鋪采摛文、堆積模擬的惡習,
以平淺清麗字句,抒寫個人的胸懷,田園的生趣,人生的理
想,道家的哲學,使人感到活潑、親切,漢賦因而增加了生
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