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小說發達的原因
從清初到清末,長篇小說和白話短篇小說集,大約共有一百五十
部左右。儘管優秀作品僅佔少數,但小說創作空前發達,是不能否認
的。清代小說發達的原因,大致有四點:
一、小說文學本身發展的結果 滿清統治,國祚較長,幾千年的
文學和幾百年的小說,特別是宋、明兩代小說的成就,為清
代小說創作提供了可貴的經驗。優秀作家繼承和總結了小說
文學的傳統,又從民間吸取了營養,進行了長期艱苦的創作
,因此,表現形式和藝術手法更完善,清代優秀小說不斷產
生,實在是小說文學不斷發展的結果。
二、作家藉小說寄托感慨和怨憤 一些優秀作家,出身官吏或知
識階層,都經歷過窮困潦倒的生活,逐漸看清了社會的黑暗
卑污,民間的疾苦。加上清廷屢挫於外敵,政治腐敗,在外
國的思想文化和經濟政治的衝擊下,可供寫作的題材大量出
現。於是不少作家便有意識地創作小說,暗寓自己對社會的
感慨和批評。清廷又曾屢興文字獄,一方面殘暴鎮壓正直文
士,另方面,又以科舉籠絡、利用文士,因此,也有不少文
士為了明哲保身,盡其所學,轉而從事小說創作,以寄怨憤
。這些都促使了清代小說日漸發達。
三、文士對小說觀念的改變 宋明時代的文士,認為小說不外是
小玩意,不能登大雅之堂,不能匡正世道人心。清代,先後
出現了不少傑出作家,如吳敬梓、蒲松齡、袁枚、紀昀、曹
雪芹等,均能以小說諷世和抒憤,引起社會上不少文士的注
意,加上,又受到西洋文化影響,使小說的社會地位得到了
大大的提高。隨著舊體詩文的衰落和小說的廣泛流傳,不少
文士看到正統詩文已無法抵制富有生命力的小說,便只好也
從事小說的創作。這也是促進小說發達的原因。
四、印刷事業發達,需多量創作 優秀的小說是無法禁止的。清
初由於印刷事業發達,刊刻小說的書店,已經很多。更有許
多出租小說的店舖,很多讀者是「昨天看完,今天又租」。
小說傳播的加快,也促進了需要多量的創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